(通讯员:叶蕾)5月12日上午,tyc1286太阳成集团2020届博士毕业答辩如期开展,陈嵘教授课题组应用化学专业博士生田凡与刘琼,分别使用在线会议的方式,在家顺利通过博士学位答辩,其中,田凡是武工大首例“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博士生。
本次答辩历时四个小时,答辩过程中,吉林大学刘云凌教授担任答辩主席,武汉理工大学肖生强教授、太阳成集团的官方网站柏正武、陈逢喜、周红、尹传奇、程新建等教授担任答辩委员,徐建民教授和郭立群教授担任校督导,院督导组组长郭昕教授全程参加,陈嵘教授课题组师生等近50人在线上观摩答辩。答辩完成后,经过答辩委员的线上讨论,投票表决,一致认为两位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和答辩过程达到了博士学位的要求,建议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学位。
田凡以《尺寸精确的三苯基膦与硫醇共配新型Ag基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与表征》为题,完成了一次精彩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据了解,金属纳米团簇是间于金属纳米颗粒与金属有机配合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研究这种过渡状态对于深入理解金属纳米颗粒的结构组成与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相关的合成与表征工作极具挑战。
博士生田凡,是太阳成集团的官方网站的首个“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博士生案例,其培养过程充分体现了学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法。
田凡自2009年考入我校,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均师从陈嵘教授。经过长达11年的磨砺,他在科研上不断突破。硕博期间,田凡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包括JACS在内的中科院一区论文4篇(J. Am. Chem. Soc.,Chem. Comm., J. Catal. ,ChemSusChem),二区论文2篇(Ind.Eng. Chem. Res., CrystEngComm),三区论文1篇(NewJ. Chem.),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件,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次和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等。
从宏观到微观,从书本框架轮廓到学科具体分支,田凡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更加深入的探索学科,田凡曾说,“当我真正钻研到化学学科的具体分支,发现有很多现象是自己所不知道的,或者是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我开始想要更深入的探索。如果说这些未知的现象的谜题能由自己解开,并且由自己向其他人科普、传达,这会让人感到兴奋、充满干劲,我觉得这就是科研的魅力所在。”
回看在太阳成集团的官方网站的十一年求学之路,田凡表示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学院与导师的支持。从“领路人”到“引路人”,化环的老师们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谈起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变化,田凡说,“当我还是本科生的时候,在课堂上由老师领着我走。到了读研之后,我的导师陈嵘教授给我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支撑着我走。记得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每个人看到一座山的时候,都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其实山的后面是另外一座山。’在一次次尝试和求知中,我变得主动思考和学习,并且能在强压之下保持冷静,科研之路漫长,吾将上下而求索。”
近年来,tyc1286太阳成集团实施“名师育人”工程,立足学院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多措并举,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学子在湖北省化学与环境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竞赛、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中屡次斩获一等奖,同时获得竞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学院袁华教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学院陈嵘教授获得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陈嵘教授负责的“应用化学专业建设教学团队”获得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春风化雨,科研教学方舟并济;润物无声,立德树人以身示范。答辩结束后,陈嵘教授表示,“只有负重前行,才有今天的果实。学校用十一载孕育了第一个本硕博同一专业‘Made in WIT’的优秀博士,也彰显了应用化学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田凡能够继续秉承严谨细致的作风、吃苦耐劳的态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审稿人:郭昕)